• 优财网官方旗下专业地产数据网
  • 手机站
  •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 首页
  • 一线指数
  • 省会指数
  • 数据查询
  • 优地研究院
  • 政策解读
  • 法律法规
  • 优财数据
  • 龙鼎云算
  • 优地网:研究|碳中和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  
  • 原标题:优地网:研究|碳中和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编者注:碳中和工作是一场具有深刻意义的经济社会系统变革,要把握城市发展规律和产业发展趋势,能源、产业、金融多部门的协同联动,在数据、人才、管理等要素进行融合创新,消解碳减排的风险。在碳中和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实体经济绿色转型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优化产能结构,淘汰落后工艺

     

    (一)现中国人均碳排放达到7吨以上,在碳达峰前,排放增加空间不大,否则碳中和难度就会增加。同时,中国人均GDP六万左右,2035年人均GDP要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到2050年则要赶上发达国家水平。工业企业应按照国家和地方淘汰产能落后的政策要求和工作部署,采取有效措施,调整产能过剩的产业结构,配合“散乱污”企业治理工作的开展,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工业产品的绿色化和高经济附加值。此外,推进产业结构低碳价值链的发展,促进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的实施,改善传统高排放高增长的道路,引导低碳排放低增长新路径,实现减碳和增长双赢局面。

     

    二、节能减排,推动消费结构转型

     

    (一)重压之下寻找转型发展,因为转型后可能会出现新优势。粤港澳大湾区的产品没有达到历史要求的高度,其中“较低碳排放水平”意味着国家或地区的工业碳排放不会一直增长,存在一个峰值或不断下降。若在限定工业碳排放或碳排放下降的条件下,工业仍然能够维持持续增长甚至高速增长的态势,则演变成较高工业增速。汽车产业中,用新能源汽车代替,因为我国绿色转型成本较低,绿色产品创新和推广市场范围大,具有成本优势、需求和技术累积起来的优势,能撬动创新。因此,绿色转型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新机遇。

     

    (二)碳中和不仅影响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还会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的绿色水平。绿色技术与以往不一样的,代表的是高技术含量和高生产率,是少排放或者零排放。与传统企业相比,绿色技术具有低成本竞争力,这三个目标要同时实现发电成本才会下降,才能在传统燃煤发电成本竞争方面萌发出优势。

     

    三、激发新能源,发展内在潜能

     

    (一)我国近年来的高速增长期,动能大部分源于房地产、基建、出口等结构性潜能,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发展,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电力消费中的比重,使可再生能源短期内成为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主体。而在中速增长期,我国一年的新增量相当于一个澳大利亚的经济总量,这个新增量大部分源于与中速增长期相配套的结构性潜能。

     

    (二)国内大循环需要以都市圈、城市群发展为龙头,为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打开空间,提升要素集聚效率,提供70%—80%的增长潜能。在实体经济补上我国经济循环过程中基础产业效率不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大、基础研发能力不强的三大短板,让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成为我国优势的全球性新增长潜能。

     

    (三)新能源汽车最大的障碍在充电配套上,充电桩和换电站都处于起步阶段,保有量不足。作为朝阳(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

    产业,新能源汽车目前还需等待产业、行业发展的进一步成熟。随着交通基建进一步优化,交通功能将用智能和新能源汽车满足。基础产业效率提升,将降低汽车产业生产、使用的成本。中国是最大消费市场,中等收入群体是消费增长的重要来源,大力发展的数字经济,使得智能和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建立良好基础。于我国而言,新能源车不仅对碳中和的最终实现意义重大,也是国家摆脱对石油等海外能源依赖过重的一条重要途径。

     

    四、采取更有力措施促进绿色消费

     

    (一)绿色消费是绿色发展的第一动力。构建绿色生态体系,不仅要加快普及新能源汽车、建筑光伏一体化等新能源结构,还要促进传统行业向绿色升级,夯实环保基础设施,提高污染检测监管水平。上到扶持绿色经济主体的政策落地,下到加快实施生活垃圾处理制度,抓住“碳中和”契机,推动建立绿色循环产业链。

     

    (二)稳步实现碳达峰目标任务。要加强体系建设,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以体系强基固本;要加强能力建设,既提升绿色低碳技术等创新能力,又提升生态碳汇能力,靠能力行稳致远;要加强行动建设,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行动,加强国际合作行动,用行动落实蓝图。

     

    总结

     

    碳中和是顺应全球生态治理变革趋势推动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的主动选择,是推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是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出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高消耗高排放发展方式相脱离,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率先实现碳达峰,加快碳中和事业发展。

    原标题:优地网:研究|碳中和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感谢您对 优地指数网 的支持

  • >> 涟水县
  • 2020-12 
  • 3.1492
  • 574.0000
  • 面积(公顷)
  • 成交金额(万元)
  • 新增用地(个)
  • 1
  • 现有用地(个)
  • 1
  • 教育用地(个)
  • 0
  • 工业用地(个)
  • 1
  • >> 陇川县
  • 2020-12 
  • 12.0988
  • 7178.0400
  • 面积(公顷)
  • 成交金额(万元)
  • 新增用地(个)
  • 2
  • 现有用地(个)
  • 7
  • 教育用地(个)
  • 1
  • 工业用地(个)
  • 0
  • >> 清河区
  • 2020-12 
  • 3.7790
  • 876.7300
  • 面积(公顷)
  • 成交金额(万元)
  • 新增用地(个)
  • 1
  • 现有用地(个)
  • 0
  • 教育用地(个)
  • 0
  • 工业用地(个)
  • 1
  • >> 柞水县
  • 2020-12 
  • 0
  • 0
  • 面积(公顷)
  • 成交金额(万元)
  • 新增用地(个)
  • 0
  • 现有用地(个)
  • 0
  • 教育用地(个)
  • 0
  • 工业用地(个)
  • 0
  • >> 得荣县
  • 2020-12 
  • 0
  • 0
  • 面积(公顷)
  • 成交金额(万元)
  • 新增用地(个)
  • 0
  • 现有用地(个)
  • 0
  • 教育用地(个)
  • 0
  • 工业用地(个)
  • 0
  • >> 志丹县
  • 2020-12 
  • 0
  • 0
  • 面积(公顷)
  • 成交金额(万元)
  • 新增用地(个)
  • 0
  • 现有用地(个)
  • 0
  • 教育用地(个)
  • 0
  • 工业用地(个)
  • 0
  •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客服QQ:569887899 Powered by 上海瀚投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码:[沪ICP备2020034222号-1] 公安备案号码:[21060202000027
    Copyright 2008-2025 HW-PCS.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