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财网官方旗下专业地产数据网
  • 手机站
  •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 首页
  • 一线指数
  • 省会指数
  • 数据查询
  • 优地研究院
  • 政策解读
  • 法律法规
  • 优财数据
  • 龙鼎云算
  • 优地网:研究|浅析2021年自然资源监测工作的重点内容
  •  
  • 原标题:优地网:研究|浅析2021年自然资源监测工作的重点内容

    编者注: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2021年自然资源监测工作的通知》,提出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及其年度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展2021年自然资源监测工作。

     

    一、明确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围绕部“两统一”职责履行,在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框架下,开展系列遥感监测工作,掌握全国耕地资源、林草资源、湿地资源、水资源以及其他自然资源和人工建(构)筑物的类型、面积、范围、分布和变化等情况。

     

    (二)依据《总体方案》明确的自然资源监测内容,加强常规监测、专题监测、应急监测等工作任务。按照《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统一技术标准和方法,推进和落实由常规监测、专题监测、应急监测组成的监测业务体系建设,逐步实现自然资源监测制度化,持续满足不同业务需求。

     

    二、重点工作内容

     

    (一)影像采集与正射纠正

     

    重点采集两次全覆盖影像,影像时相分别以4—6月和10—12月为主,重点地区(东部和城市及周边约300万平方公里)采集优于1米分辨率影像,其余地区优先采集优于1米分辨率影像、不足区域补充优于2米分辨率影像,并制作正射影像图,用于后续监测工作。同时,鼓励地方结合自身需求,充分利用自有影像数据源,协同做好影像保障工作。

     

    (二)重点监测内容

     

    1.耕地资源监测。以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地块图斑为基础,监测耕地种植和利用情况,发现疑似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变化图斑,每年监测两次。

     

    2.人工建(构)筑物监测。在建设用地图斑范围外,监测新增建设图斑,每年监测两次。

     

    3.城市要素监测。以“三调”为基础,参考其他监测成果,对国务院审批总体规划的城市每年监测一次。

     

    4.林草资源监测。以园地、林地、草地图斑为基础,主要监测园地、林地、草地图斑变化情况,每年监测两次。

     

    5.湿地资源监测。以湿地图斑为基础,按照全年4个季度影像反映的水淹或积水频次,监测湿地被围垦、建设占用等,以及湿地上的地表附着物的变化情况,为湿地资源专项调查提供基础。

     

    6.水资源监测。以水域图斑为基础,根据不同重点河湖库塘的丰枯周期,监测获取地表水体的分布范围、季节变化和水域开发利用保护等信息,每年监测两次。

     

    7.海岛海岸带监测。以海岛图斑为基础,重点监测位置、类型、面积和分布,岸线位置、类型和长度,地表覆盖类型、面积和分布,地貌特征等现状以及变化情况。

     

    (三)重点区域监测分析

     

    1.重要自然地理单元划定。为支撑自然资源宏观管理分析,对经济社会管理中常用的重要自然地理单元,明确空间范围界线划定规则,参考相关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资料,逐一划定各个重要自然地理单元的范围界线,主要包括山脉、湖泊、河流及其流域、平原、高原、盆地、沙漠、戈壁等类型。

     

    2.三条控制线监测分析。围绕国家对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严格管理、监督、考核的需要,对三条控制线开展监测分析。

     

    3.重点地区和流域监测分析。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海南(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

    自由贸易港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开展重点地区和流域的自然资源监测分析,服务支撑监管和决策。

     

    4.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重大工程监测分析。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施,对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等生态功能重要地区以及三江源、秦岭、祁连山等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的重要生态要素开展监测分析,动态跟踪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实施、重大决策落实情况。

     

    (四)应急快速监测和监测数据库建设

     

    依托自然资源监测快速反应机制,发挥航空摄影、无人机、低空飞行器等技术优势,及时精准获取特定区域、重要目标的最新地表覆盖数据,整合已有各类调查监测成果,支撑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决策。

     

    按照《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总体方案》建设自然资源监测分库,纳入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体系,集成管理自然资源监测数据成果。根据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监测数据的更新频度和更新方式,及时更新数据库。

     

    (五)年度国土变更调查

     

    通过调查、统计和分析,掌握年度永久基本农田变化,建设占用农用地、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状况,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变化,15度—25度和25度以上坡耕地变化,农村建房、临时用地、批而未用土地、退耕还林、围填海、足球场、高尔夫球场、光伏用地和农业结构调整以及不稳定耕地等的变化状况,各类自然保护区及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增减挂钩、增存挂钩等项目的实施状况,空间规划的实施状况等有关情况。

     

    三、精心组织实施,严控成果质量。

     

    (一)按照《总体方案》,充分延续利用两项“国土利用全覆盖遥感监测”和“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基础,加强融合,充分发挥部“国家队”、“野战军”的优势和作用,并调动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协同参与,统筹建立快速、高效、可靠的统一监测机制。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司负责全国自然资源监测工作的组织和监督指导,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负责组织实施监测工作。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负责组织实施监测和国土变更调查工作。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负责影像采集和冰川及常年积雪、湿地资源、水资源监测工作。

     

    (二)按照“边监测边提供、边分析边应用”的原则,监测和分析结果,及时推送部相关司局和单位、各督察局,国家林草局,中国地调局,各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使用。地理国情监测和国土利用全覆盖遥感监测两期成果分别于2021年9月30日和2022年2月28日前形成,汇总形成年度自然资源监测成果,其中包括基础成果、统计成果、分析成果和应急快速监测成果。各单位要严控成果质量,质量第一是监测工作的生命线,确保监测成果数据真实、准确、可靠,切实发挥监测工作在自然资源管理全过程中的引领性、保障性作用。加强全过程质量管控,对监测成果开展质量抽查评价,结果将在全国予以通报。

     

    总结

     

    随着自然资源管理需求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的不断开展,自然资源监测工作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监测成果是自然资源各项管理及各级政府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依据,因此自然资源监测工作将持续动态更新和完善。

    原标题:优地网:研究|浅析2021年自然资源监测工作的重点内容

    感谢您对 优地指数网 的支持

  • >> 泸县
  • 2020-12 
  • 104.2878
  • 64953.5313
  • 面积(公顷)
  • 成交金额(万元)
  • 新增用地(个)
  • 49
  • 现有用地(个)
  • 4
  • 教育用地(个)
  • 12
  • 工业用地(个)
  • 6
  • >> 雨花区
  • 2020-12 
  • 0
  • 0
  • 面积(公顷)
  • 成交金额(万元)
  • 新增用地(个)
  • 0
  • 现有用地(个)
  • 0
  • 教育用地(个)
  • 0
  • 工业用地(个)
  • 0
  • >> 彰武县
  • 2020-12 
  • 9.5999
  • 1151.9915
  • 面积(公顷)
  • 成交金额(万元)
  • 新增用地(个)
  • 3
  • 现有用地(个)
  • 0
  • 教育用地(个)
  • 0
  • 工业用地(个)
  • 3
  • >> 蜀山区
  • 2020-12 
  • 0
  • 0
  • 面积(公顷)
  • 成交金额(万元)
  • 新增用地(个)
  • 0
  • 现有用地(个)
  • 0
  • 教育用地(个)
  • 0
  • 工业用地(个)
  • 0
  • >> 萨迦县
  • 2020-12 
  • 0
  • 0
  • 面积(公顷)
  • 成交金额(万元)
  • 新增用地(个)
  • 0
  • 现有用地(个)
  • 0
  • 教育用地(个)
  • 0
  • 工业用地(个)
  • 0
  • >> 庄河市
  • 2020-12 
  • 20.5014
  • 14673.5234
  • 面积(公顷)
  • 成交金额(万元)
  • 新增用地(个)
  • 7
  • 现有用地(个)
  • 3
  • 教育用地(个)
  • 0
  • 工业用地(个)
  • 1
  •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客服QQ:569887899 Powered by 上海瀚投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码:[沪ICP备2020034222号-1] 公安备案号码:[21060202000027
    Copyright 2008-2025 HW-PCS.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