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优地网:研究|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黄河重点生态区保护的发展思考
编者注:黄河重点生态区大部分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带,黄河川流而过,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地貌以山地、丘陵、高塬为主,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该区域的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面积大,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一、黄河重点保护区概况及主要问题
黄河重点生态区域涉及包括宁夏(农用地、商住地、工业地)、青海(农用地、商住地、工业地)、甘肃(农用地、商住地、工业地)、河南(农用地、商住地、工业地)、山东(农用地、商住地、工业地)等八个省及一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即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区域涉及范围广,管理难度大。
黄河重点生态区大部分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带,黄河川流而过,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地貌以山地、丘陵、高塬为主,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与此同时,黄河也是著名的地上悬河,举世闻名,但是天然年径流量为535亿立方米,也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黄河途径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脱水固结快、易于侵蚀崩解,除黄绵土外,还有褐土、黑垆土、风沙土、灰漠土等土壤类型。导致该区域的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面积大,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生态系统不稳定。随着生态系统的恶化,水土涵养的能力持续减弱,湿地萎缩、土地荒漠化、沙化程度加深。生态系统继续恶化,如此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从气候上讲,黄河重点生态保护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分配不均,丰水年和干旱年降水量相差2~5倍,年降水量在150~750毫米,时间和空间分布十分不均。区域内植被覆盖率低,天然次生林和天然草地面积少,主要分布在林区、土石山区和高地草原区。与此同时,人类活动干扰导致植被被破坏,土地荒漠化、沙化程度加深,该区域生态防护功能持续下降。对于黄河重点区域的生态保护及修复迫在眉睫。
二、黄河重点生态区保护与修复的主攻方向
在保护黄河重点生态区域上,主攻六个方向:
1. 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黄河重点生态区域的治理与修复需要通力合作,上、下、中游共同推进治理进程,各级遵循“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以增强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为重点,上游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中游抓好水土保持、下游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2. 立足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
黄河重点生态保护区占地面积广,区域跨度大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农用地、商住地、工业地)、陕西(农用地、商住地、工业地)、山西(农用地、商住地、工业地)、河 南、山东等 8 个省(区),管理难度较大。因此以小流域为单元分割,综合治理该区域显得尤为重要。
3. 开展多沙粗沙区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和土地整治。
对于水土的保持工作,要根据土壤、水源、气候等的条件,对其进行治理。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将因地制宜的理念发挥到治理中去。
4. 科学开展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提高植被覆盖度。
植树造林对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减轻水土流失的危害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科学开展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提高植被覆盖度,对于治理退化、沙化、盐碱化的草场,保护和修复黄河三角洲等湿地具有重大意义。
5. 加强矿区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
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加强矿区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使区域内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有效控制;
6. 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并保护区域内生物多样性。
三、涉及的修复工程
黄河重点生态区(含黄土高原生态屏障)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目前主要有5个:包括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以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秦岭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以保护天然林木资源为主的贺兰山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以开展滩区土地 综合整治,保护和修复滩区生态环境为主的黄河下游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以恢复生态矿山生态为目的的黄河重点生态区矿山生态修复工程。
四、黄河重点生态区域实施重大工程的基本原则
1、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绿水青山的保护者与受益者,我们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2、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难点。
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为原则,着重提升我国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的质量,聚焦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 自然保护地等重点区域。
3、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建管机制。
黄河重点生态区域的保护和治理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特别是技术、资金的投入。因此对于该区域的保护上,需要积极利用政策的释放的红利、拓宽投融资渠道,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官民合作共同参与生态保护和修复。
后记
黄河重点生态区域的生态问题既有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有人类活动影响干扰的因素的影响。该区域的生态敏感程度与脆弱程度较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的问题突出。随着《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出台,国家政府对黄河重点生态区域的保护又进一步得到加强,我们有理由相信黄河生态恢复指日可待。
原标题:优地网:研究|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黄河重点生态区保护的发展思考
感谢您对 优土指数网 的支持